兰州榆中县十大旅游景点
张一悟烈士纪念馆、青城罗家大院、兰州青城古镇景区、兰州兴隆山景区、明肃王墓、青城书院等都是榆中县;兰州不错的旅游景点,如果你到了榆中县;兰州,不妨来感受一下这里的风土人情。
编号 | 景点名称 | 等级 | 景点类型 | 评分 |
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张一悟烈士纪念馆 | AAA | 旅游景点;风景区 | 4.1 |
2 | 青城罗家大院 |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| 旅游景点;风景区 | 4 |
3 | 兰州青城古镇景区 | AAAA | 旅游景点;风景区 | 5 |
4 | 兰州兴隆山景区 | AAAA | 旅游景点;风景区 | 4.4 |
5 | 明肃王墓 | AAAA &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| 旅游景点;文物古迹 | 3.5 |
6 | 青城书院 |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| 旅游景点;风景区 | 4.3 |
1、张一悟烈士纪念馆
电话:(0931)5220844
地址:兰州市榆中县兴隆山村兴隆山自然保护区烈士陵园内
张一悟烈士纪念馆已于2009年7月1日免费向公众开放。纪念馆展示了甘肃省第一个中共组织——甘肃特别支部书记张一悟的革命生涯及杰出贡献,主展区分为五个部分。张一悟于1895年3月3日出生于甘肃榆中县城关镇北关村,1918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,受共产主义者和新文化运动影响,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,参加了五四运动。同年秋,他考入国立武昌大学高级师范化学系,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。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从事地下工作,参加了中国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。在整个革命生涯中,他表现出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的精神,在抗战时期中任陕西通县县委书记,被阶级敌人残酷地杀害。
2、青城罗家大院
评级: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
地址: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青城村青城街57号
罗家大院建于1927年,占地面积7100平方米,由东、中、西三部分组成。东院原是罗家的水烟作坊“永顺成”,也是电视剧《老柿子树》的取景地,中院则是三堂五厦结构的四合院,西院有花园、水池和走廊,是罗家人休闲娱乐的场所和客商招待所。十六道门相互连通,设计独特,布局严谨,古朴典雅,做工精美。
3、兰州青城古镇景区
评级:AAAA
地址:兰州市榆中县校场路榆中县公安局青城派出所东南侧约70米
青城古镇位于榆中县北部崇兰山下,距兰州110公里、白银30公里、榆中县城54.2公里。总面积138.04平方公里,辖14个村庄、71个村民小组,总人口2.12万,耕地1.44万亩。这里地势南高北低,海拔1450米,地形呈狭长地带,黄河流经北部,属于典型的黄河谷地。青城古镇气候温和,水源丰富,适合种植瓜果蔬菜,尤其以盛产绿烟而闻名。自古以来,这里经济发达,依靠黄河水运成为兰州通往北方的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青城古镇因其古老悠久的历史而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,使其成为黄河上游独具特色的一块风水宝地。根据《甘肃通志》、《兰州府志》、《皋兰县志》、《榆中县志》、《金县志》等史书记载,青城镇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存在,而清朝时则是一个繁荣的商贸集散地。
4、兰州兴隆山景区
评级:AAAA
地址:兰州市榆中县兴隆山村91号
距离兰州市60公里的兴隆山是道人凿洞修行的古迹之地,清康熙年间改名为“兴隆山”。全山亭台楼阁、庙宇等景点达到70多处,成为佛、道胜地。现为国家级森林公园,在东西二峰组成的主峰之间是兴隆峡,栖云峰有混元阁、朝云观、雷祖殿等殿阁;兴隆峰有二仙台、太白泉、大佛殿、喜松亭、滴泪亭等景点。公元1227年,成吉思汗的灵柩曾经运至兴隆山,直到1949年才迁往青海塔尔寺。
5、明肃王墓
评级:AAAA &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
地址:榆中县
明肃王墓被称为“甘肃的十三陵”,实际上只有埋葬了十一个王公贵族的坟墓。这些王公贵族包括庄王、康王朱瞻焰、简王朱禄埤、恭王朱贡琮、靖王朱真淤、定王朱弼桄、昭王朱缙炯、怀王朱绅堵、懿王朱缙、肃王朱识铉和宪王朱绅尧的妻子薛夫人。明代王公贵族选择这里作为墓地,除了出于迷信风水以外,还因为这里拥有非常好的地理环境:靠山头枕着“王冠”(平顶峰),足踏着“玉带”(苑川河)。墓室结构方面,明肃王墓与十三陵的墓室格式相同,都是一进三室,两侧有耳室。不同之处在于十三陵的地下宫寝使用汉白玉石料,石缝也使用了糯米汁粘合,而肃王墓的结构则仅仅用青砖箍住,整个体积和空间也比十三陵小得多。在开掘墓室后,墓门左上方的砖壁上出现了一个被撬开的洞口。这是考古学家重点关注的一部分,因为这表明在过去的历史中,肃王墓曾经被盗掘过。不过,幸运的是,大部分珍贵的文物都还保存完好,包括青铜器、陶瓷、玉器等。
6、青城书院
评级: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
地址:兰州市榆中县青城古镇内
青城书院由兰州地区的绅士李恺德、顾名等六人倡导修建,坐北朝南,形如长条,由山门、前院、中院、后院组成。在清代,青城书院先后培养出了10位进士,其中1位皇榜翰林、23位文举、51位武举、8位孝廉方正和83位贡生。这标志着青城书院在古条城教育兴盛中的集中体现,使之成为文化之乡,获得了“风雅青城,仁义之乡”的美誉。